《爱的艺术》读后感600字 -凯发k8国际手机app下载

《爱的艺术》是我开始涉猎西方马克思主义性爱伦理学的第一本书,对于马尔库塞、赖希所阐释的爱欲与性欲需作进一步阅读。弗洛姆的理论背景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,因为我自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的,所以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。譬如在对不同时代人类如何克服孤独感所作的分析中,采取的是具体的、历史的分析范式。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逻辑运行泯灭“多样性”、将个体打造成“标准化”商品的批判亦延续了西马的批判传统。

《爱的艺术》.jpg

何为真正的爱,如何爱?是爱这门艺术的核心问题。从生存元问题出发,弗洛姆分析了人类社会为逃离孤独所作的努力,从婴儿式的母亲依赖,到群体性生存的狂欢,都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共生性结合。而成熟的爱则是一种创造性的结合:在保持一个人的完满性和一个人的个性的条件下的结合。在这项积极的活动中,大多数人都认为爱的“对象”决定了一切,而非爱的能力。事实上,兄弟之爱、母爱、性爱、自爱以及神爱都是个体与不同对象的爱,兄弟之爱谓之博爱,母爱谓之无条件、不求回报之爱、性爱则是短暂的迷失、自爱是根本之爱、神爱则是信仰的精神体验。

在对现代西方社会的“爱”进行解构之后,弗洛姆在书的最后一章中进行了爱的重建——“爱的实践”,而这也是我想要说的重点内容。弗洛姆认为如同其他艺术一样,需要原则、专注、耐心及兴趣。爱并非全然的感性,成熟的爱需要加以理智的思考才能获得,因为爱的能力取决于我们的成熟程度,如果能有建立在理性思考基础上的信仰、勇气,能够专注地主动创造爱,那么我们便掌握了爱这门艺术,也才能找到真爱,即“我”在重新定位中又找到了自己,又发现了自己,同时也发现了“我们”两个人,发现了人类。作者:树梢的宁静

《《爱的艺术》读后感600字》.doc
将本文下载保存,方便收藏和打印
导出文档
复制全文
导出文档

1:《希腊爱经》读后感1000字

2:《四世同堂》读后感1500字

网站地图